王林,男,1957年生于河南省太康县马头镇。1975年高中毕业,在家劳动两年。1977年考入河南淮阳师范读中文,1987年入华中师大中文系进修本科。国家级骨干教师,省特级教师。青年诗梦,因全心教学中断于讲台三十余年。年过半百,企望圆青年诗梦,于是,于2014——2016年先后出版《花开有声》《风景》《聆听自然之美》等诗集。
《花开有声》内容简介:
本书共392首小诗,皆取材于自然,于自然物象中发掘近130种人生哲理。小诗里,有石头的泪,有小溪的笑,有云雀的悠闲,有蚂蚁的忙碌,有春花的寄语,有秋叶的沉默,有白云的幻想,有小鸟的憧憬······书中的每一个自然事实都象征一种精神或对应一种思想状态,——涉及自然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、审美观、苦乐观、得失观及人生信仰、信念、理想、追求、生存、精神、品格、意志等等。为帮助读者理解,每首小诗的下面都点出了寓意(仅供参考)。
序言
早年读过印度诗人泰戈尔的《飞鸟集》,它是一部富于哲理的近似于格言的小诗集,小诗“像海滩上晶莹的鹅卵石,每一颗自有一个天地。它们似是零碎的,短小的,但都是丰富的,深刻的。”《花开有声》中的小诗,大多类似于这种体式,也颇有哲理意味。当然,《花开又声》的思维方式、表现手法和体式与《飞鸟集》是不尽相同的。
在思维方式上,总的来看,采用了以具象显抽象的哲理性思维,即以自然之理表达人生之理。不妨拈几首于此:
1、最贴近泥土的小草最先萌发。
——亲近自然者最先获得真知
2、立于枝头的鸟的歌唱总是动听的。
——人只有立足于现实才有望实现美好的理想。
3、再浓密的叶子也没有占据花的空间。
——有的人还不如叶子,总企图占有他人的生存空间。
4、清泉响亮的琴音是石头弹奏出的。
——不同凡响的生命乐章,是在曲折不平的人生乐普中奏出的。
此类言简意赅的一行诗,书中俯拾即是。
表现手法,既有中国旧诗的意象组合式,又有泰戈尔《飞鸟集》的一问一答式,加以常用的比拟、象征、对偶等手法的运用,使得一首首小诗简约隽永而又灵动鲜活。小诗里,有石头的泪,有小溪的笑,有云雀的悠闲,有蚂蚁的忙碌,有春花的寄语,有秋叶的沉默,有白云的幻想,有小鸟的憧憬······
《花开有声》的体式,既有一行、两行和三行的微型诗,又有无固定行数的小诗;既有中国旧诗的简约,又有西方自由诗的随意。虽然零碎,长短不一,但都一以贯之:“使万物符合他的思想”,“使它成为理性的语言”,“用思想让自然灵动起来”。一本书中多种体式,给人一种 “大珠小珠落玉盘”的美感。
《花开有声》另一特色是,一些小诗融知识性、文学性和思想性于一体。如书中第14首最后一句:
诗经的关雎,灵运的鸣禽,杜甫的黄鹂······
三句分别化用《诗经·关雎》首句“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”,魏晋山水诗人谢灵运的“池塘生春早,园柳变鸣禽”和唐诗人杜甫的“两个黄鹂鸣翠柳,一行白鹭上青天”两名句。
第92首:
月升海上。月落霜天。月缺梧桐。
让人很容易联想到三位诗人的三首诗:
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。(唐·张九龄《望月怀远》)
月落乌啼霜满天,江枫渔火对愁眠。(唐·张继《枫桥夜泊》)
缺月挂疏桐,漏断人初定。(宋·苏轼《卜算子·雁》)
像这样的意象组合小诗,虽然为数不多,但其创作意图是可取的,即引导高中学子化旧为新,学有所用。
《花开有声》在每首诗的下面作者都点出了寓意,可以说是一种创新。这样做,虽然缩小了读者理解和想象的空间,但能帮助读者理解难以理解的东西。不理解的东西是无用的,而理解的东西自然会变得有用:学生作文时完全可以根据立意的需要,从此书中选择一首两首“立片言而居要”,或用于题记,或用于开头,或用于结尾······
《花开有声》读后,让人联想到美国作家爱默生在《论自然》中的一句话:“一个自然现象都对应一种思想状态,这种思想状态只有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画才能表达出来。”本书392首小诗的创作实践再次表明:真知和思想皆来源于自然,“自然是精神的象征,是思想的载体”。如果高中学子在读此书的过程中能认识到这一点,那么他们观察自然、感悟自然和认知自然的自觉性就会大大提高。学生有了这种自觉,就会有自己的体验,有自己的感受,有自己的发现,有自己的认知,有自己的思想。王林老师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几十年,孜孜以求,努力探索出的这样一条有利于学生开启思维、拓宽思路、丰富思想的路径,可谓意义不凡。
长期以来,中学语文教学“重知识而轻感受,重学习而轻体验,重传授而轻思考,重训练而轻观察,重课内而轻课外”的倾向十分严重,学生没有自然美的体验,没有“物性”熏陶,更没有诗意感受,整天埋头作业,试卷一堆堆写,练习册一本本练。作文呢?更糟糕!让学生死记硬背无数名人故事和警句格言,一拼二凑三套,组装成一篇篇新八股,既无自己的语言,也无自己的思想;既不新颖,也不深刻。从以上方面说,《花开有声》的出版,可谓适逢其时的一剂良药。
总起来,《花开有声》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,都适合高中生阅读,是一部及时的有实用价值的书。语文教师尤其高中语文教师,若能在教学中将此书作为读写的辅助教材,师生互动,加以研讨,那么沉闷、单调、僵化的语文教学园地将会生机蓬勃,百花齐放,风光无限。
内容节选:
主观与客观
26
喷泉望着瀑布纳闷,“我有上有下,它怎么一直在下?”
人的困惑时常来自于以自己的主观去判断客观事物。
27
玫瑰花开,原本并不是为着爱情。
外物往往被人们涂上主观色彩。
现象与本质
28
星星稀少,不是因为明月,而是因为眼睛。
认识事物,要透过现象看本质。
29
雪,给大地抹上了“迷人”的色彩,
然而,太阳的手指轻轻一拨,
黑的依然黑,白的依然白······
只有拨去现象或表象的外衣,本质才能显现出来。
30
“向日葵向太阳,是因为它像太阳吗?”
“不,那只是一种巧合。”
表象或现象不能说明本质。
现实与理想
31
云说:我在水里。
湖说:我在云里。
鱼说:我在水、云里。
鱼是完美的,因为它既是现实主义者,又是理想主义者。
32
立于枝头的鸟的歌唱总是动听的。
人立足于现实,才有望实现美好理想。
33
鸟儿不因为有了翅膀而鄙视双脚。
注重现实是“理想翅膀飞翔”的保证。
34
醒着的是叶子,
梦着的是花朵:
果实在醒与梦中成熟。
世界在现实与理想中收获一切。
虚与实
35
再大的泡沫也抵不上一粒小小的沙子。
沙子虽小,却是实在的;泡沫虽大,却是空虚的。人还是做实在的沙子吧。
个体与整体
36
“羽毛很轻”,因为它脱离了翅膀。
一个脱离了集体的人是没有力量的。
37
没有大海的澎湃汹涌,
哪有浪花的跳跃翻腾。
个体只有在整体中才能充分展现自己。
38
小溪从大海的涛声里听到了自己的力量。
给集体增添一份力量,自己就会有“拥有一份力量”的成就感。
39
孤雁南飞,本知晓何处是归程,
怎么一路洒下凄厉的哀鸣?
脱离集体的人是不会快乐的。
《风景》内容简介:
本书235首哲理小诗(包括近140种自然、人生之理),也是从自然中取材,为高中学子而写的,可算作对《花开有声》的补充。本书的写作思路、思维方式、表现手法以及体式与《花开有声》基本相同,不同的地方:一是格言体即一行两行的微型诗数量减少了,较长的即无固定行数的自由诗增多了;二是对每首诗的解说也较详细了,近半数的解说文字相当于一篇小短文,其意图是让学生更易理解,于写作更实用;三是内容分类编排(共四辑),既便于学生阅读理解和运用,也便于老师借助此书进行读、写教学。
序诗
我的小小的诗——
是天之一隅摘下的云朵,
是旷野一棵树上采下的叶子,
是小溪边捡拾的石子,
是海峰上撷取的浪花……
现在把它们装进我的《风景》
郑重地送给你,
也许你可用来填充空荡的心。
我的小小的诗——
是远古飞来的蜻蜓,
是枝头啼鸣的黄莺,
是晴空直上的云鹤,
是花间劳作的蜜蜂……
现在把它们收进我的《风景》
一一放飞,沿着你的思路,
翅翼翕张,和着你心的律动……
我的小小的诗——
一道小小的风景:
在这里,晃动着希望……
在这里,飘荡着从容……
在这里,绽放着精神……
在这里,行走着厚重……
在这里,啼鸣着自在……
在这里,吸纳着淡定……
在这里,飞翔着永恒……
我的小小的诗——
一道小小的风景:
但愿你在这风景里
思维像翅翼一样灵动,
思路像流泉一样畅通,
思想像夏叶一样丰盈,
激情像大海一样汹涌,
词语像云雀一样飞行……
内容节选:
虚与实
1
桥下风景:
一半在船,
一半在孔。
事物的美不仅在实处,更在虚处。老子有言:“故有之以为利,无之以为用。”有形的东西之所以被人利用,是因为看不见的无形在起作用。正因为桥孔是虚的,是“无”的,船才可以通行。一张白纸是虚的,是“无”的,可以写最新最美的文字,绘最新最美的画图。
实是有限的,虚是无限的。
在这无限里,生命的种子可以随意播撒;
在这无限里,生命的翅翼可以自由飞翔;
在这无限里,生命之花可以尽情绽放;
在这无限里,生命的风帆可以东西南北任飘荡;
在这无限里,你的意志和精神可以自由驰骋;
在这无限里,充满着一切可能和希望……
破与立
2
海风吹裂了浪峰,
于是,浪花开了。
就生命个体而言,破裂了,美便产生了,一种新的生命和生活便开始了。鸡蛋壳不破,能孵出小鸡?花苞不破,能开出花?种子不破,能生出芽?不破不立,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
就整体而言,只有打破旧世界,才能建立新世界;只有打破旧秩序,才能构建新秩序;只有打破旧格局,才能创设新格局。
世界在破旧立新中变化,社会在破旧立新中发展,人类在破旧立新中进步。
3
一枝折断了,
一芽萌生了。
有多少“破”的,就有多少“立”的。“破”字当头,立也就在其中了。
4
石头裂开了:
不是长出一棵草,
就是飞出一只鸟。
破裂不是毁灭,因而破裂里往往有新的东西来填充。
5
呵,雨滴!
自由飘落吧。
或走进泥土,
或走进小溪……
瞧,一扇崭新的门,
正为你而开启。
一个“自己”终结了,另一个“自己”诞生了:没有旧我的终结,便没有新我的开始。
人一生中有多少个旧我,就应该有多少个新我。小学的“我”结束了,中学的“我”便开始了;中学的“我”结束了,大学的“我”便开始了。
一个人若不从旧我中走出来,而陶醉在往日的鲜花掌声中或忧伤于往日的挫败中,在未来的道路上是采撷不到花朵的。
“只管走过去,不必逗留着去采了花朵来保存,因为一路上自会继续开放的。”
铭记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告诫吧,不断抛却旧我,不断成就新我。只有这样,你的人生才永远灿烂。
表象与实质
6
海风过处,
波涛滚滚:
不是大海在行走,
而是大海在呼吸。
让大海行走的不是海风,而是潮汐:看见的是表象,看不见的才是实质。
说开去,美与丑,善与恶,曲与直,忠与奸……时常隐现于表象和实质间。要知道,闪光的未必是金子,蜜语未必是真言。所以,看,不能只看光的表面;听,不能只听声的宣言。要知道,嚎啕中时有阴谋,笑颜里时有凶险,蜜谏里时有毒计,火盆里时有刀剑。所以看人观物,不能仅停留在表象,也不能仅凭常规和经验。要透过表象看实质,就要多观察,多比较,善思考,细分辨。
7
山石,虽堆积如云,
但不会像云一样飘飞。
很多相似或相同的表象,其实质则往往截然相反。
《聆听自然之美》内容简介:
本书206 首哲理小诗(包括近160种自然、人生之理 ),还是从自然中取材,从自然现象中发掘思想和精神,可算作对《花开有声》和《风景》的补充。本书的写作思路、思维方式以及表现手法等与此前两本书基本相同,不同的是内容增强了现实性,且说明文字字数增多了。这样做,其主要意图是让它更适宜于高中生阅读,于作文更实用,也更有利于教师读写教学。
[题记]
让心灵从窗里飞出,
飞翔在天地间……
聆听:
花朵向着天空开放,
百川向着大海流淌,
碧云天,黄花地——
雁阵南翔……
让心灵从窗里飞出,
飞翔在天地间……
聆听:
冰澌溶泄,
草丛软语,
江上秋风点点白帆万里,
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。
让心灵从窗里飞出,
飞翔在天地间……
聆听:
劲草疾风,
竹露清响,
海棠细雨,
枝头抱香。
让心灵从窗里飞出,
飞翔在天地间……
聆听:
雪域流泉,
大漠孤烟,
空谷幽兰,
高山杜鹃。
让心灵从窗里飞出,
飞翔在天地间……
聆听:
木兰坠露,
秋菊落英,
野桃含笑,
溪柳摇清。
让心灵从窗里飞出,
飞翔在天地间……
聆听:
两岸猿声,
九皋鹤鸣,
梅雪争春,
桃李春风。
让心灵从窗里飞出,
飞翔在天地间……
聆听:
蕉心待时雨,
葵叶倾夕阳,
溪边舞雩风,
残枝傲秋霜。
让心灵从窗里飞出,
飞翔在天地间……
聆听:
雏凤清声,
碧树西风,
穿花蛱蝶,
点水蜻蜓。
让心灵从窗里飞出,
飞翔在天地间……
聆听:
鱼出细雨,
燕斜微风,
冻笋抽芽,
饱霜竹声。
让心灵从窗里飞出,
飞翔在天地间……
聆听:
杨柳吹绵,
黄河落天,
青萍微发,
黄鹂百啭。
让心灵从窗里飞出,
飞翔在天地间……
聆听:
胡马北风,
越鸟南枝,
南山塞天,
日月生石。
让心灵从窗里飞出,
飞翔在天地间……
聆听:
枯桑天风,
海水天寒,
红杏出墙,
春回废苑。
让心灵从窗里飞出,
飞翔在天地间……
聆听:
燕雀低飞,
鸿鹄高翔,
白马岩中,
黄牛壁上。
让心灵从窗里飞出,
飞翔在天地间……
聆听:
骄蹄弄影,
双凫恋鸣,
松竹横斜,
虎豹丛中。
让心灵从窗里飞出,
飞翔在天地间……
聆听:
长江滚滚,
落木萧萧,
雨裛红蕖,
风含翠筱。
让心灵从窗里飞出,
飞翔在天地间……
聆听:
日升海上,
月落霜天,
长风破浪,
野鹤尘远。
让心灵从窗里飞出,
飞翔在天地间……
传语风光——
让物语声声,
化作我的诗句群飞,
呼唤你——
聆听自然之美。
内容节选:
生命与信仰
41
鸟儿枝上啼,
尽管有枪;
鱼儿水里游,
尽管有网。
鸟儿鱼儿有无信仰,无人知晓,但有一点可以确定:无论谁都改变不了它们的生命走向。
鸟儿一生枝上歌唱,鱼儿一生水里飞翔,这坚定的生命走向是谁给定的?
信仰乎?也许吧。
人若坚定生命的走向,就要走进生命的信仰通道。否则,人生行走,将一路迷茫,一路彷徨,一路忧伤……
人呵,人!且莫让自己——
“望云惭高鸟,
临水愧游鱼。”(陶潜诗)
生命与岁月
42
千朵玉兰,
冰清玉洁——
不只因为高大,
更因为岁月。
百年以上的玉兰树,千朵万蕊,冰莹玉洁,玉树高耸,八方飘香,愈老愈散发出灿烂的生命光华。
人亦如树。
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;
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
——曹操
曹操以老马自喻,老当益壮。
老去诗篇浑漫与。
——杜甫
杜甫到了晚年诗兴不减,浑然天成。
岁老根弥壮,阳骄叶更阴。
——王安石《孤桐》
宋代改革家王安石以桐自比,变法决心始终不渝,愈老愈坚强。
壮心未与俱年老,
死去犹能作鬼雄。
——陆游
爱国诗人陆游之雄心壮志,至老不衰。
岁月老了,生命依旧花开。
听,千古高亢之声:
庾信文章老更成,
凌云健笔意纵横。
生命与风采
43
叶子晃动一生:
春风里轻盈,
秋风里厚重;
夏风里喧闹,
冬风里沉静。
人生应如叶。
少年如春叶,春风里快乐起舞,摇曳多姿,楚楚动人。
青年如夏叶,夏风里火热:意气昂扬豪迈,思想活跃激进,个性张扬不羁。
中年如秋叶,秋风里晃动着成熟,晃动着厚重。中年之美,是经历了风风雨雨之后的淡定。
老年如冬叶,历尽世事沧桑,阅尽人间浮华。老年之美,是历尽磨难之后的从容,是历尽繁华之后的沉静。
人只有在不同生命季节里晃动出不同的生命风采,生命才因之而丰盈而完整。
生命与爱
44
“沙草呀,你的最爱?”
“是沙子!”
“沙草呀,你的最美?”
“还是沙子!”
爱与美总是与自身生命连带在一起的。
你爱故乡,以故乡为最美,是因为那是生你养你的地方。
诗人说,月是故乡明。
你对山芋情有独钟,也许曾几何时因它而保全了你的性命;
你对苍鹰敬爱无比,也许它是你生命的原始图腾。
陶渊明爱菊,陆放翁爱梅,郑板桥爱竹,因为菊或梅或竹通透着他们各自的品格和性情。
古人云:“智者乐水,仁者乐山。 良有以也。
生命与艰难
45
瀑布行走:
一路险峻,
一路坎坷。
然而,在这里:
激情如火,
奔放如歌。
艰难坎坷的人生之路,让生命激情如火,让生命奔放如歌。
上苍编织艰难,是为了让生命不缺少吟唱的题材,于艰难中吟唱着走向远方……
听,张骞出使西域的浩浩驼铃之声;
听,玄奘西天取经的虔诚默祷之音;
听,郑和下西洋迎风逐浪的涛声;
听,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进军号声……
——依旧在历史的长空里回响……
艰难中的吟唱,吟唱中的艰难:
让生命豪壮如瀑,
让生命奔放如江。
通讯地址:河南省中文字日产幕乱无广告电影,王林老师,联系电话(微信)13592232685。